发布时间: 2025-11-18 来源:地勘院、地环院、测试中心 作者:党办 浏览量:0次
牢记嘱托担使命,砥砺奋进谱新篇。省核勘总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深刻领会其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澎湃的学习热情转化为投身地质找矿主战场、推动核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与担当。

图为某地勘基金项目专业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夜间野外钻探施工
攻坚克难,勇当地质找矿“开路先锋”
在地质勘查主战场,省核勘总院地勘院“党员先锋岗”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多年来,这支先锋队伍转战多个重点勘查区,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近十九万米。他们视质量为生命线,严格遵循规范标准,对岩芯采取率、孔斜等关键指标实施精细化控制,确保钻孔优质率。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与严峻的技术挑战,先锋岗队员们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在庐枞北部某重点勘查项目进行深部钻进时,突遇罕见溶洞和严重漏水,施工一度陷入停滞。关键时刻,先锋岗队员挺身而出,迅速组建技术攻关小组,日夜钻研、大胆创新,围绕钻具组合、泥浆配比等关键环节反复试验、持续优化,最终穿越了复杂地层,不仅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还成功攻克了溶洞复杂地层钻进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为后续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生动诠释了“开路先锋”的使命与担当。

图为某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项目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物探剖面线布设测量
不畏艰险,筑牢矿山安全“坚固屏障”
省核勘总院地环院首次承接的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项目,是对其技术实力与责任担当的全新考验。项目启动后,该院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项目组,严格遵循“全面排查、精准识别、科学评估”的工作原则,扎实推进各项任务。
野外作业期间正值盛夏,酷热难当,极端高温考验着每位队员的意志力与身体素质。为避开午间最炎热的时段,确保工作进度与人员安全,项目组凌晨四点便整装出发,天色微亮时已全员投入山中作业。为精准获取关键数据、确保工作质量不受影响,他们又常常需要顶着烈日,在毫无遮蔽的露天矿区持续奋战。工作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为获取精准的第一手资料,队员们攀山顶、钻密林,穿梭于灌木杂树之中,任凭汗水浸透衣衫、草木划伤皮肤,始终坚守和践行着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圆满完成了既定勘查任务。通过系统实施物探、钻探等多种勘查手段,项目组成功查明了矿区地质构造、露天边坡稳定性、水文地质条件、采空区(含岩溶)等关键隐蔽致灾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潜在危害程度,为从源头预防灾害和遏制矿山灾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与矿山可持续健康发展筑起了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

图为专业技术人员正在使用发射光谱仪进行分析测试
科技赋能,锻造找矿突破“硬核引擎”
精准可靠的实验检测分析是矿产资源勘查取得突破的重要环节。在省核勘总院测试中心,技术人员全神贯注,一台台高精密仪器持续稳定运行,这里是为找矿一线提供坚实数据支撑的“核心枢纽”。
中心大力加强能力建设,系统构建现代化综合检测体系,通过引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先进设备,中心装备水平与技术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现已能够高效、精准地完成各类复杂地质样品中多元素的同步测定,为找矿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与技术保障。
在提升硬件实力的同时,中心创新实施“导师引领+项目实战”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入职员工配备资深导师进行全方位指导,并让其深度参与重要检测课题与项目,在实战中淬炼成长。在CMA、CNAS复评审及扩项的关键时期,由高级工程师牵头,带领青年技术骨干组成团队,聚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开展了涵盖12种方法、190余参数的系统性扩项方法验证。团队从文献研究入手,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历经近两个月的刻苦攻关,成功建立了一套完全符合质控要求的测定方法,不仅顺利通过权威评审,更填补了中心在稀土元素分析领域的空白,青年技术人才也在实战过程中得到系统性锻炼,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殷切嘱托三年来,测试中心已完成水质样品近三千件次、外部送检样品四万余件次、出具报告一千余份,高效服务于地质勘查、矿产开发、环境评价等多个领域,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任在肩,使命如磐。省核勘总院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融入血脉、见诸行动,激发“闯”的精神、铆足“干”的劲头、锤炼“实”的作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争当排头兵,勇做先行者,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向复杂地层挑战,以“攻坚有我”的担当、“找矿立功”的实绩回报殷切期望,守护大国根基,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无愧于时代的地质华章。

移动端